春节,在古代是一个“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”的日子,意味着春季的来临和希望的开始。春节真正成为普天同庆,全国参与的最重要佳节是从唐代开始的。那么,历朝历代的古人究竟是如何过春节的呢?
一、东汉
东汉时期,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。据崔提《四民月令》称:“正月之朔,是为正日。躬率妻孥,洁祀祖祢。及祀日,进酒降神毕,乃家室尊卑,无大无小,以次列于先祖之前,子妇曾孙,各上椒酒于家长,称觞举寿,欣欣如也。”
二、南朝
南朝时期,春节阖家互相拜贺、饮宴,并开展娱乐活动。据粱人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“正月一日,……长幼悉正衣冠,以次拜贺。进椒柏酒,钦桃汤。进屠苏酒、胶牙饧,下五辛盘。”还有画鸡、燃爆竹、悬索、乞如愿等游戏。
三、晋朝
晋朝最早出现除夕称谓,据晋朝周处所著的《风土记》记载,晋朝已有除夕大年夜守岁的习俗。除夕之夜,各相与赠送,称“馈岁”;酒食相邀,称“别岁”;长幼聚欢,祝颂完备,称“分岁”;大家终夜不眠,以待天明,称“守岁”。此习俗,经唐宋相袭,并沿袭至今。
四、宋朝
宋朝过年开始吃饺子,称饺子为“角子”,中国人的春节习俗很多始于宋朝。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,由此除夕、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,宋代的除夕夜,爆竹之声通宵不绝。
五、明清
明朝时接灶神、贴门神、赏灯会,过年习俗十分隆重。而清朝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,追溯起来,是从康熙开始的。清朝拜年形式也比较复杂,各个阶层人士的社会地位不同,习俗也不一样。当时拜年也称“辞岁”,有特殊关系的人,新年辞岁必须遵例而行。
跨越千年岁月,炎黄子孙通过春节这个节日,将华夏祖先与后世子孙紧密联系在一起。任凭岁月流逝,所有炎黄子孙都秉承同一个心愿:新的一年,阖家团圆,幸福安康,正是年年岁岁节相似,岁岁年年情更浓。
春节,在古代是一个“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”的日子,意味着春季的来临和希望的开始。春节真正成为普天同庆,全国参与的最重要佳节是从唐代开始的。那么,历朝历代的古人究竟是如何过春节的呢?
一、东汉
东汉时期,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。据崔提《四民月令》称:“正月之朔,是为正日。躬率妻孥,洁祀祖祢。及祀日,进酒降神毕,乃家室尊卑,无大无小,以次列于先祖之前,子妇曾孙,各上椒酒于家长,称觞举寿,欣欣如也。”
二、南朝
南朝时期,春节阖家互相拜贺、饮宴,并开展娱乐活动。据粱人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“正月一日,……长幼悉正衣冠,以次拜贺。进椒柏酒,钦桃汤。进屠苏酒、胶牙饧,下五辛盘。”还有画鸡、燃爆竹、悬索、乞如愿等游戏。
三、晋朝
晋朝最早出现除夕称谓,据晋朝周处所著的《风土记》记载,晋朝已有除夕大年夜守岁的习俗。除夕之夜,各相与赠送,称“馈岁”;酒食相邀,称“别岁”;长幼聚欢,祝颂完备,称“分岁”;大家终夜不眠,以待天明,称“守岁”。此习俗,经唐宋相袭,并沿袭至今。
四、宋朝
宋朝过年开始吃饺子,称饺子为“角子”,中国人的春节习俗很多始于宋朝。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,由此除夕、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,宋代的除夕夜,爆竹之声通宵不绝。
五、明清
明朝时接灶神、贴门神、赏灯会,过年习俗十分隆重。而清朝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,追溯起来,是从康熙开始的。清朝拜年形式也比较复杂,各个阶层人士的社会地位不同,习俗也不一样。当时拜年也称“辞岁”,有特殊关系的人,新年辞岁必须遵例而行。
跨越千年岁月,炎黄子孙通过春节这个节日,将华夏祖先与后世子孙紧密联系在一起。任凭岁月流逝,所有炎黄子孙都秉承同一个心愿:新的一年,阖家团圆,幸福安康,正是年年岁岁节相似,岁岁年年情更浓。